在高頻交易的世界中,每一毫秒都代表著數百萬美元的差距。2025 年 10 月 28 日,SupermicroIntelMicronKX Software 攜手合作,在 STAC-M3 基準測試中創下驚人的紀錄。這次測試使用 Intel Xeon 6 處理器、Micron 9550 NVMe SSD 和 kdb+ 4.1 資料庫的六系統 12U Petascale 配置,在 24 項 Kanaga 測試中創下 19 項新世界紀錄,並在 100 使用者基準測試中實現 36% 的速度提升,同時 CPU 核心數減少 62%。這樣的成績不僅展示了硬體技術的躍進,更證明了系統整合最佳化的重要性。

STAC-M3 基準測試:金融產業的效能標準

什麼是 STAC-M3?

STAC-M3 是金融產業針對時間序列資料庫效能的標準化測試,專門用於評估演算法交易和回測工作負載。這項基準測試由 Securities Technology Analysis Center (STAC) 開發,STAC 是一個獨立測試組織,領導 STAC Benchmark™ Council,該委員會由超過 500 家金融服務機構和 70 多家科技公司組成。

測試架構與評估重點

STAC-M3 使用模擬的市場買賣價差和數千種資產的已結算交易資料,來評估即時量化交易系統的效能。基準測試分為兩個主要資料集:

資料集 特性 測試重點
Kanaga 多年的高出價分析 讀取數 TB 的資料,對儲存 I/O 造成顯著負載
Antuco 理論損益計算等測試 計算密集型,對儲存系統的影響較小

這種雙重測試架構能夠全面評估系統在不同工作負載下的表現,確保測試結果能夠反映真實交易環境的需求。

破紀錄的效能表現:數字背後的意義

驚人的測試成果

Supermicro 的六系統 12U Petascale 配置在測試中展現了驚人的效能。這套系統使用 Intel Xeon 6 CPU、Micron 9550 NVMe SSD 和 kdb+ 4.1 資料庫,創下了以下世界紀錄:

  • 19 項 Kanaga 平均回應時間測試(包括全部 10 項 Kanaga 50/100 使用者基準測試)
  • 3 項 Kanaga 吞吐量紀錄(共 5 項)
  • 3 項 Antuco 50/100 使用者紀錄(共 3 項)

關鍵效能指標

最值得關注的亮點包括:

指標 成績 意義
速度提升 36% 在 100 使用者基準測試中相較於前紀錄保持者
CPU 核心減少 62% 以更少的運算資源達成更好的效能
測試儲存容量 1.6 PiB 是次高紀錄的六倍以上

這些數字的背後,代表著交易公司能夠以更低的成本達成更高的交易速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決定性的優勢。

技術架構:尖端科技的完美整合

Supermicro Petascale 全快閃儲存伺服器

這次測試使用的 SSG-222B-NE3X24R Petascale 2U 儲存伺服器是 Supermicro 最新一代的高效能儲存伺服器,展現了以下技術特點:

處理器與記憶體

  • 雙 Intel Xeon 6 6700 系列處理器
  • 最多 32 個 DDR5 RDIMM 記憶體模組

儲存配置

  • 32 個 E3.S NVMe PCIe Gen 5 儲存槽
  • PCIe Gen 5 I/O 平衡分配給 NVMe 插槽
  • 最多 5 個 PCIe 擴充卡插槽(用於網路和 GPU)

這種設計確保儲存工作負載的最佳效能,同時提供足夠的擴充性來應對未來的需求。

kdb+ 4.1:金融市場的速度引擎

測試配置使用了 KX Systems 的 kdb+ 4.1 高效能柱狀分析資料庫,該資料庫針對即時和歷史資料進行了最佳化。kdb+ 是一種基於列的關聯式時間序列資料庫,具備記憶體內處理能力,常用於高頻交易,用於以高速儲存、分析、處理和檢索大型資料集。

在我過去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經驗中,我深刻體會到選擇正確的資料庫架構對交易系統效能的關鍵影響。kdb+ 的柱狀儲存設計特別適合金融市場的查詢模式,因為交易策略通常需要對特定時間範圍內的大量資料進行聚合運算,而不是逐筆讀取完整的交易記錄。

產業專家的觀點:突破性的意義

Supermicro 技術與 AI 資深副總裁 Vik Malyala 表示:「這些破紀錄的測試結果證明了 Supermicro 針對工作負載最佳化的積木式產品設計,使我們能夠實現率先上市的領導地位,以及我們與領先技術供應商 Intel、Micron 和 KX Software 的合作成果。在高頻量化交易的世界中,我們能夠提供的上市時間和效能優勢,可以直接反映在客戶的交易獲利上。」

Micron 美洲核心資料中心業務部副總裁兼總經理 Alvaro Toledo 指出:「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進行證券交易時,微秒之差可能意味著數百萬美元的差異,使速度成為最終貨幣。在經過審計的 STAC-M3 測試中,Micron 9550 NVMe SSD 和 DDR5 RDIMM 在高 I/O 負載和計算密集型操作下提供了極低且可預測的延遲,將逐筆交易資料轉化為洞察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

為什麼這對金融產業至關重要?

延遲是最大的敵人

在高頻量化交易的世界中,延遲是最大的敵人。查詢回應時間是 STAC-M3 基準測試套件的關鍵指標。延遲會因慢速網路、慢速儲存媒體、慢速計算處理或甚至不良的軟體執行而加劇。

較低的延遲查詢能夠:

  • 加速演算法測試
  • 增加可測試交易策略的數量
  • 提升回測的準確性
  • 縮短策略調整的時間週期

這對於需要在毫秒內做出決策的交易公司來說至關重要,因為即使是微小的效能提升也可能轉化為巨大的財務優勢。

整合解決方案的力量

這次測試結果展示了整合解決方案如何比單一元件更能提供更好的效能,因為 STAC-M3 基準測試代表了真實場景。測試配置展現了 Supermicro、Intel、Micron 和 KX Software 之間技術協作的威力,為交易者提供了在競爭激烈市場中取勝所需的優勢。

從系統整合的角度來看,這次成功不僅僅是硬體規格的堆疊,更是對工作負載特性的深刻理解。處理器、記憶體、儲存和軟體之間的協調最佳化,才是真正創造突破性效能的關鍵。


資源

學術與研究機構

政府與監管機構


關於作者

Harris Chang | 資深金融市場分析師

Harris 專注於美國科技股投資研究,在金融科技與量化交易領域擁有超過 15 年的專業經驗。他曾協助多家金融機構建立高效能交易系統,深刻理解技術架構對交易效能的關鍵影響。

在 Harris 看來,Supermicro 這次的測試成果不僅僅是技術規格的突破,更代表了金融科技產業對效能極限的持續追求。「在量化交易的世界中,技術優勢往往只能維持短暫的時間,但持續創新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護城河。」他指出,「這次測試展現的 62% CPU 核心減少搭配 36% 效能提升,充分證明了智慧系統設計勝過單純的硬體堆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評估交易系統時,總是同時關注技術架構和營運效率。」

對於金融機構而言,Harris 建議在選擇高效能運算解決方案時,不應只關注單一元件的效能指標,而應該從系統整體的角度評估解決方案的實際價值。「真正的競爭優勢來自於對業務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將這些需求轉化為最佳技術架構的能力。」